close
 
木工機械-採購
我能勝任愉快嗎?
全力以赴!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物料清單(Bill of Material;BOM) 定義:一個最終產品之定義包括製成該最終產品之所有項目、成份或原物料的清單,此清單即稱為物料清單。



BOM表用來表達成品,半成品,材料組成和用量的關係. 特別是利用樹狀結構表達,以父階和子階串接而成.



BOM的功能

依BOM用途由不同部門及人員的使用角度來看,功能如下:

1、工程人員:用以指示裝配成品所需零件。

2、成本會計人員:用以計算各項成品所需的物料成本。

3、生產單位:用以指示生產某成品所需零件總類、數量與裝配順序。

4、生產與存貨管制人員:使用BOM和MPS規劃物料需求。

5、服務與管理部門:預先採購物料入庫備料。



BOM有好幾種形式及用途,它是在產品設計時產生,它可被製造工程人員用來決定那些零件需自製,那些零件需外購,生產控制及存貨規劃人員以此BOM與主生產排程相連接,來決定那一製造命令或採購命令將被發出,而會計人員則以此來計算每一產品的成本。



BOM表是ERP(或MRP)系統內很重要的部分, 是組裝業必備的模組, 並不是歸在供應鏈管理的範疇. 
 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  
 無論是哪種產業、製造哪種商品,能大量的賣出產品,一定都會有其產品特殊性。有些是有獨特的顛覆傳統創意,例如:WII;有些是獨特的物料組合,例如:魯味、藥燉排骨。這些製作的秘方就需要建立BOM表,以做為採購原料與製造產品之依據

 

        BOM表可算是企業賺錢的源頭,其內容是企業智慧的結晶,更是產品在市場上出奇制勝的秘訣。而料號是資訊系統使用過程中,從訂單、採購、庫存、生產、應收、應付…等,最常接觸與使用到的資料庫。在建立BOM表前,必須先完成料號編製,BOM表與料號資訊系統運作的根本要素,有了這些根本要素,企業內部在執行各種相關作業時,才會順暢無比。

 

一、料號建立

        基本上有需要建立料號的料品,就是必須要控管的物品。有幾種不同屬性:F-成品、S-半成品、M-物料、R-原材料。至於機械器材(如生產用機具)、零件(如螺絲釘)、機器耗材(如皮帶)、生產耗材(如手套),是否要建立料號管控,則是看企業主要掌控的程度多深入。實際上,只要是要由開立”採購單”所購入的物料,都要建立料號。料號的建立必須要依循一定的規則,若只是流水編號,而無任何的規則可循,則導入ERP其實並無太大的實用性可言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料號建立有一些情況必須要列入考慮:料號內容、料號長度、是否重複。

 

(一)料號內容:在看到料號時,希望能得到什麼樣的資訊內容,如料號屬性、客戶或供應商、尺寸規格、重量、建立日期、版本、是否為自製或採購、是否為委外料件…等。至於要選擇將哪些資訊放入料號,則是依照業主自行判斷重要性去選擇。

 

(二)料號長度:因為料號長度主要是避免重複性,若是5碼就能選定自己所需要的料號,設定10碼20碼位則只是補充料品資訊。否則建立長度太長,反而會讓人員操作時,無法清楚快速辨識料號造成困擾,而拖慢整理工作效率。

 

(三)是否重複:這問題最常見的在於料品A與料品B製造出A’,常常會發生A與A’料品編號相同,造成邏輯上運算的錯誤存在,在原物料進出的掌控上也會發生相當大問題。所以在建立料號時,每一個料都應視為完全不同的獨立個體,給每個料獨立擁有的一組料號,讓每一次的進出使用都能完全的掌控。

 

建議訂定編碼原則:1.依產品屬性;2.建議編碼長度15碼內。

 

二、BOM表建立

(一)基本概念:

        料號編製完成後,就要開始建立最重要的BOM表。BOM表在營業系統中使用非常廣泛,而製造與採購是最需要使用BOM表的兩個系統。製造系統依照BOM表開立製單,可開出單階或多階製單;在採購系統中,可依照BOM表開立採購單或其中某一項料品。

 

        BOM建立的基本原則,是母件與子件關係的建立、建立成品/半成品的用料結構、半成品/原料的用料結構。其中,成品可分為單階與多階來查詢用料:

 

    1.單階:在製作成品時所需投入的料品,而此料品是直接用於製作成品,而不是先製成半成品再製造成成品。在建立BOM表時就可將此種料品設定為單階。

     

    2.多階:製作成品時所需使用的所有料件,直接與間接投料都屬於多階。在建立BOM表時就可將此種料品設定為多階。

     

    以下用電腦產品來說明單階與多階的涵義:

    image002

     

    (1)以製成品電腦而言:單階--主機、螢幕;多階--主機、光碟機、螢幕。

    (2)原料--螢幕,可視為購入原料用來組裝。

    (3)半成品--主機,可直接購入主機當做原料使用,也可視為半成品,開立製單製造半成品主機,完成後再將主機用於製成品電腦上。

    (4)對於半成品--主機而言:主機的單階為光碟機。

 

(二)BOM表應用:

        BOM表建立基礎,建立完成後可依照實際情形(客製化或改版替換料、原物料短缺時替換用原物料)進行修改或加減,可減少重新建立BOM表的時間,常用於製作成品改版時製作新BOM表:

 

    1.料品結構替換:將原子件以新子件替換,因原子件料品可能用於許多產品上,故必須選擇何種母件替換。

     

    2.料品結構拷貝:當有結構相近的料品需建立新料品結構時,可使用此功能,先將結構相近的母件拷貝為新母件的結構,再使用料品結構資料維護程式進行更正或新增,以便迅速建立一新的料品結構資料,並減少人工輸入的時間及可能發生的錯誤。

     

    3.結構料品代用:在對於結構下的料品因工程及品質考量可有許多代用料品,或原料採購不及時必需要使用其他料品替代。

     

(三)BOM表建立常見問題

        在BOM建立時,常會發生幾種狀況必須注意:

 

    1.母件與子件相同:母件製成品與子件原料相同,在管理的角度上,若是子母件為相同的料號,會無法判斷這批料是由採購入庫還是由製造入庫,造成採購管理上與製造需求上的障礙。

     

    2.子件正確性:母件若是建錯子件,一開始可能沒發現,到開立製單實際發料製造時才發現,可能會整批原料完全報廢,造成極大的損失。

     

    3.部門:部門的設定雖然不是必要,但是建議要設定。因每張製單一定要給一個製造部門開始製造,有些製程固定給部門A製造,這時若是在BOM表中設定部門完成,在開立製單時會自動將部門帶入,減少在製單輸入時所造成的人工失誤。

     

    4.相同母件不同尺寸下子件基數用料:有多種母件是使用相同的原料,經由相同的製程所製成,差異只有在最後使用的尺寸經由裁切造成不同,每種不同的尺寸用料一定不同,若是設定都相同的子件用料,那就是很明顯的錯誤。

     

(四)BOM表使用時機

image004

 

三、結語

        在系統導入前的討論會議中,除了討論現行作業流程合理性外,建立料號的編碼原則與BOM表設定,是需要佔用相當大的時間與精力來確認及定案的,因此,於開始啟用系統建立基本資料時,料號與BOM表是最先必須要建立的資料。雖然這是非常繁雜、龐大、單調的過程,卻是系統在未來能否順利運作的關鍵,BOM表的內容更是一家企業賺錢的智慧基石,這其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,必須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將這部份根基奠定穩固,之後才可延伸應用至其他更深入的成本計算與原物料管理。

此文章由 昇峰資訊 發表於 2009年5月5日 下午 17:45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BOM簡單來說,就每個產品的材料表...
這個很重要喔...
BOM在研發階段就要把它架構出來...
等研發完成..
業務下出貨需求...
生管拉單排線...同時採購會依BOM來查倉庫有無足夠庫存可應付生產...
如果不夠,採購會依各部品分別向外採買...
等部品都進倉了..
資材人員會依BOM發料給生產線...
生產線也會再核對一次BOM表有無缺料...

最後...
出完貨,會計會依BOM各項成本來算營收...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ERP相關資訊

http://www.chi.com.tw/MWE_shopping_administer.htm

http://tw.group.knowledge.yahoo.com/erp-home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orona 的頭像
    corona

    舞動人生

    coro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