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即使擁抱天下,也不如……和你在一起
(土豆網連結)
當我心裡還為著錯過今晚一場音樂盛會而感到沮喪萬分時..
卻意外的讓我看到一部好電影--
"和你在一起"國際大導演--陳凱歌作品
這齣電影起頭最吸引我的,應該是小提琴古典樂音的鋪陳和最真切的親情流露吧!
這是一齣值得你用心去欣賞的好電影
願和你一起分享!
 

[ 內容大綱 ]

琴音緩緩流淌親情..

琴者 情也

琴音從蘇州純樸的鄉村小徑,流進繁華喧鬧的大城市,真摯執著的琴聲融化高傲如霜、孤芳自賞的江老師,真心用情的琴韻打動勾心鬥角、用心計較的余教授。音樂對劉小春而言,是單純的精神寄託,為情而拉琴,為美而拉琴;這是才氣縱橫卻因孤傲失去所愛的江老師辦不到,也是將學生推向成功的舞台,卻感嘆學生拉不出好音樂的余教授所缺乏的一種用心,對音樂的純粹的美的用心。對莉莉的青澀狂戀,小春賣琴換取白色大衣,相對於莉莉男友的虛情假意、矯柔造作,小春的單純、痴傻反而顯得更真。結合古典與西方的樂曲為背景音樂,父子含蓄內斂的真情貫串全片,隨著小春身世的秘密揭曉,慷慨激昂的琴聲狂作,喉嚨裡彷彿被什麼東西給梗住,那樣東西慢慢的在胸口化開來,感動遊走全身的毛孔,震撼那份真切濃烈、不求回報的親情。最後影片在小春的狂風暴雨式宣洩情感的演奏下落幕,在父子交心擊掌時宣告他們的成功,一種用心教人與做人的成功。

想要成功 還是學好音樂

什麼是「好」,什麼是「成功」,難道學好音樂不等於成功嗎?還是追求成功就不是好音樂呢?從小認真讀書,一路過關斬將順利考上研究所,每闖過一關,以為過了這關就要成功了,其實不然,過了一關只是挑戰另一關的起點,感覺成功的喜悅是短暫的,因為你會心虛自己是不是真的把這些都學會學好了。成功是世俗眼光幫你戴上的光環,如片中成人認為名利雙收就是「成功」,在掌聲舞台的背後,其實是一連串的挑戰,如果不能再好再美,提昇到一種境界,自己都無法肯定所謂的成功。無奈的是,學好一件事物耗費心神、曠日費時,還得要有天份才行,也不能保證受人青睞;反觀追求大眾化的成功模式,即使內心總有空缺遺憾,至少外在物質享受不虞匱乏。當初父親曾質疑研究所畢業竟然去教小學生,未免大才小用。如同這社會一樣,替我們分了等級,小學教師不如中學教師,教師不如教授,工人不如建築師,護士不如醫師等,然而我認為只要用心做好該份工作,每一項專長及職業都是一種專業,即使是當小學教師,或許不能跟「成功」畫上等號,做一個稱職的教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。此外,無論是想要成功或是想要學好(音樂)的學生,老師都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,提供適當鷹架以奠定學生學習成長的興趣和先備知能。

追逐功名和親情的取捨 難道只能是兩條平行線間之抉擇

看到劉小春放棄國際大賽,奔向火車站尋找父親的身影時,曾想過換做是我,我的選擇會是什麼?老實說,我無法一時回答出來。過去我或許會不顧一切追逐功名,因為親人總是在身邊,沒有察覺他們也會有離開的時候。現在的我當然還是很在意成功與否,若在兩者做抉擇,我想還是難以割捨栽培我多年的雙親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陳凱歌,中國電影圈知名的導演,對古典音樂的熱愛使他在電影藝術中獨樹一幟,並成就了他那部音樂味極濃的影片《和你在一起》。這部影片在西班牙“聖‧夕巴斯汀”國際電影節上一舉奪得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,令人矚目。不過,可能觀眾們並不都了解,獲獎的“最佳導演”和“最佳男演員”與音樂是怎樣的息息相關!

影片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:一位普通的廚工偶然發現了一個遭棄的男嬰,一把留在男嬰身旁的提琴使他意識到這孩子與音樂的關係。他慨然收養了這個孩子。孩子伴隨著那把與生俱來的提琴一天一天長大。音樂的天賦使他在同齡兒童中出類拔萃。他跟隨養父四處賣藝。為了更大的發展,父子倆來到北京以期獲得更好的訓練和機會。在這個巨大的現代城市中,少年提琴手遇到了他從未接觸過的挑戰;兩個老師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孩子,其中一位要求他面對自己用心靈演奏;而另一位卻要他面對世界追求完美的技巧,兩種截然不同價值觀和演奏方法的影響,加之父親汗流滿面的身影,他必需要面對三個父親、三種生活模式的抉擇;對女人的困惑以及親情的衝突使他最終放棄了道統意義上的成功,追上父親踏上了回歸的列車。他選擇了他童年時代的生活,與父親在一起。

不管這部影片敘述的情況如何與我們當今生活格格不入,它把現實與情感真實地呈現下觀眾面前,它把感情昇華成了音樂。

這是個十分感人的故事,而這故事對陳凱歌來說的確存在著某些偶合,從小對音樂感興趣的陳凱歌也有一段學琴的經歷,那時學鋼琴的姐姐對他影響很深,於是他向母親提出要學習小提琴,之後他被送到一位母親熟悉的小提琴老師那裡開始學琴,在得到第一把小提琴後他就開始後悔了,因為那位極其嚴厲的老師讓他每次走進琴房時就感到恐懼。他幾乎就沒有笑過,一點也不招人喜歡。陳凱歌不知道如何與他相處。但母親並不打算替換老師。三年後,陳凱歌手裡握住的已不再是提琴而是籃球了。不過音樂卻從此在陳凱歌心中生根發芽,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

從那時候起,他就開始不斷收集錄音製品,跟一些年齡相仿的伙伴們坐在地板上聽音樂。古典音樂有如一扇窗子在陳凱歌面前開啟,他看到了一個從未見到過的嶄新世界。

緊接著,文化大革命開始了,情緒激動的紅衛兵們把唱片沒收砸碎並把它們扔進火裡,對陳凱歌來說,那些美妙的夢破滅了,打開的窗戶重又關上。不過幸運的是他還是偷偷藏了一些。十幾歲時,像陳凱歌這樣的家庭很多都已破碎,他們幾乎看不到未來的任何希望。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那些珍藏的古典唱片,在極其祕密的情況下繼續聽聽這些音樂,有如天堂的大門重又開啟。只有在那時他才從古典音樂之中感受到某種安慰。然而唱片還是被人發現了,最令陳凱歌感到吃驚的是那些唱片被看成是毒品一類的東西,似乎非得火化掉才會讓那些人感到放心。陳凱歌對自己說:“你們這些愚笨的家伙,你們可以搗碎唱片,但無法消滅我心中的音樂”。

《和你在一起》嚴格說是個悲劇,是部人生的悲劇。與陳凱歌的另一部著名影片《霸王別姬》相比,它的規模相對要小,但古典音樂氛圍更為濃烈,音樂的敘述幾乎無處不在。事實上正是靠了音樂的描述,劇中人物和場景才獲得了更為生動的表現。

 

這部影片融合了陳凱歌個人的音樂情結和當代青年音樂家們的感受。在今天,很多從事音樂工作的年青人當初未必真正熱愛音樂,他們的父母是想透過他們獲得自身的理想與財富。這當中包括了在片中飾演提琴手的青年音樂家唐韻。他曾明確告訴陳凱歌,當他的那些同齡青年們談論他們自己的金色年華時,他卻不得不去拉提琴。

透過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林耀基的介紹,陳凱歌認識了青年提琴家李傳韻,並邀請他擔任影片《和你在一起》中所有小提琴協奏曲的演奏。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年青人。有人告訴他,李傳韻是個極難對付的人,與他合作你得小心。但陳凱歌發現與其交往並不困難。李傳韻僅僅是個性格複雜的人。他告訴李傳韻,作為藝術家,演奏時必需讓你自己處於一種半人半仙的狀況。實際上只要一上場,李傳韻就完全成了另外一個人。林教授告訴陳凱歌;李傳韻十三歲時提琴技藝就已經十分純熟了。包括陳凱歌和《和你在一起》一片的音樂編導大衛‧弗蘭科(David Franco)都認為,只要正確引導,這個年青人的前途將會十分驚人。

在錄製背景音樂前,陳凱歌和李傳韻有過一次長談,這主要是如何使音樂在影片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話題。事實上傳韻做得非常好。影片在北京錄製期間,陳凱歌為另一部影片的拍攝去了一趟外省,當他回到北京時,他發現李傳韻把一切都搞定了,而且做得相當完美;在布魯赫的《蘇格蘭幻想曲》結尾處人們似乎清晰地聽到了父親與兒子的對話。此外,陳凱歌還在李傳韻的琴聲中受益匪淺,透過他的演奏陳凱歌構思了很多意想不到視覺效果。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陳凱歌聽過上百次,有時是與傳韻一起聽,為了使影片與音樂更加貼切,陳凱歌甚至把飾演父親的演員也拉來聽,在他看來片中的父親角色雖不需要表現出音樂素養,但作為作秀者他必須與音樂合拍。這些苛刻的要求使《與你在一起》的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影片最後一幕的拍攝地點選在一個火車站上,那是個寒氣逼人夜晚,凌晨兩點,空蕩蕩的車站上響起了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,每一個人都感到異常的緊張,陳凱歌要求所有人都上場,不僅僅是演員甚至還包括了攝製人員,在音樂聲中,場景拍攝約兩分半鐘,整個過程沒有停頓,幾乎是一氣之中完成的。

《和你在一起》的音樂創作是作曲家趙季平教授的兒子趙麟,他還是陳凱歌的《霸王別姬》一片的電影音樂原創人。不過李傳韻也提供了一些建議,他認為珮格尼尼的隨想曲非常適合影片中的某些地方。

作為一個對古典音樂有著特殊情感的導演,陳凱歌經常傾聽青年音樂家們的演奏,總想知道他們對音樂與生活的一些看法,以便儘可能地把它們融入到影片之中,畢竟這是部有關他們自己的影片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orona 的頭像
    corona

    舞動人生

    coro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